销售业绩总垫底
这五个“隐形杀手”正在压垮你的订单
在销售战场上,有人月月爆单拿奖金,有人却连基础任务都难完成。明明同样在跑客户、打电话,差距为何如此悬殊?排除运气和市场因素,这 5 个 “底层原因” 往往是业绩低迷的罪魁祸首 —— 对照看看,你踩中了几个?
心态先“跪”
把“拒绝”当“否定”还没开始就输了底气
很多销售新人蕞怕客户说 “不需要”,听到拒绝就自我怀疑:“是不是我不够专业?”“客户是不是讨厌我?”把 “销售” 等同于 “求人”,骨子里带着自卑,不敢主动开口;对拒绝零容忍,每一次碰壁都消耗大量情绪,甚至逃避跟进客户。
案例:
曾有学员跟进某企业负责人 3 次被拒,第四次直接放弃,后来偶然发现对方在竞品处下单 —— 其实只是当时项目预算未批。
破局点:
销售的核心是 “价值传递”,客户拒绝的是需求不匹配,而非你这个人。把 “被拒 10 次才会成交 1 单” 设为心理锚点,每一次拒绝都是靠近目标的 “进度条”。
需求“盲猜”
100个卖点,却没戳中客户真正的“痛”
“我们产品性价比超高”“功能比竞品多 30%”—— 这样的话术看似专业,实则自嗨。急于推销,没花时间深挖客户痛点:客户是成本太高?效率太低?还是被竞品坑过?用 “我以为” 代替 “客户需要”,比如给中小企业老板推 “高端定制方案”,却忽略他们更需要 “轻量化落地”。
工具推荐:
● 用 SPIN 提问法 分层挖需求:
● 背景问题(你现在的采购流程是怎样的?)
● 难点问题(哪些环节让你觉得效率蕞低?)
● 暗示问题(延误交货对客户口碑影响有多大?)
● 需求 - 效益问题(如果能缩短 30% 流程时间,对你意味着什么?)先让客户 “说够”,再针对性输出解决方案。
专业“半吊子”
产品知识停留在表面,一问三不知
遇到客户追问 “你们售后响应时间具体怎么算?”“和竞品 A 的技术差异在哪里?”,只能含糊其辞:“这个我帮你问下公司”。
后果:客户嘴上说 “考虑一下”,心里早已给你贴上 “不专业” 标签 —— 毕竟没人敢把几十万的订单交给一个 “业务半生不熟” 的人。
该怎么做:建立 “客户高频问题库”,提前准备标准答案(包括竞品对比、风险预案);吃透产品使用场景:比如卖 ERP 系统,不仅要懂功能,还要能举例 “某电商客户用我们的库存模块,错发率从5% 降到 0.3%”。
执行“肌无力”
计划很丰满,行动却在“等明天”
“今天要打 50 个陌 call”“本周必须约到 3 个客户面谈”—— 结果电话打了 10 个就刷手机,客户邀约被拒一次就放弃。
根源:
目标拆解模糊:“多努力” 不如 “具体做什么”,比如 “陌 call50 个” 可拆分为 “上午 20 个本地企业,下午 30 个行业群加微”;缺乏复盘习惯:今天哪些客户沟通顺畅?哪些话术需要优化?从不总结,重复踩坑。
落地技巧:用 “番茄工作法 + 日清单” 提升执行力:每 25 分钟专注打 call,结束后记录客户反馈关键词;
睡前花 10 分钟填写《销售日志》:今天聊崩的客户是因为价格异议?明天需要申请哪些支持?
抗压“玻璃心”
被客户骂两句就崩溃,熬不过业绩低谷期
业绩连续两个月不达标,开始怀疑 “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做销售”;被客户劈头盖脸怼 “你们这什么破产品”,当场心态炸裂。
真相:
销售是 “反人性” 的职业 ——70% 的时间都在处理拒绝、协调资源、解决突发问题。没有强大的心理韧性,很难熬过 “积累期”。
如何修炼?
把 “挫折” 当 “数据”:比如客户骂人 =“这个需求没解决好”,而非 “我能力差”;建立 “支持系统”:加入销售交流群,或找资深同事定期复盘,避免独自硬扛。
销售干不好,从来不是 “运气差”“客户难搞”,而是底层逻辑出了问题。
心态是地基,需求是方向,专业是武器,执行是脚步,抗压是耐力 —— 这五点环环相扣,缺任何一环都会让你在竞争中掉队。
与其抱怨 “市场不好做”,不如静下心来逐个击破短板。毕竟,客户永远愿意为 “解决问题的人” 买单,而你,准备好成为那个 “破局者” 了吗?
你在销售中遇到过蕞崩溃的瞬间是什么?留言区聊聊,说不定能找到破局思路~
销售辅导庞鹏老师说:“构建核心客户关系网络的本质,在于把握人性需求与商业利益之间精妙的平衡之道。当销售人员从单纯的产品推销者蜕变成为客户价值生态的构建者时,那些被精准创造的价值光芒,自会吸引目标客户主动簇拥而至,形成稳固的价值共生关系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