销售请客户吃饭,这几个准备不能少
做销售的朋友,是不是经常要请客户吃饭?或者正打算组局?
不管是已经约好饭局,还是正在筹备邀约,尤其提醒你 —— 这篇干货一定要看完!
提前做好这几个关键准备,真的能让合作谈判的成功率大幅提升,说不定能翻倍呢!
什么人值得请
做销售的都知道,请客吃饭、维护客情的前提,一定是先算清利润账。
核心原则就一条:把预算控制在预期收益的 10%-20%。
比如你预估这单能拿 1 万提成(含绩效、分成等综合收益),那饭局 + 送礼的花费控制在 1000-2000 就比较合理 —— 既留出利润空间,又有人情缓冲带。
但如果这单总共就挣 500 块,你上来就花 300 请客,反而容易弄巧成拙:
你自己肉疼,服务时难免患得患失;
客户也会犯嘀咕:一顿饭吃掉小半利润,这项目水分得多大?甚至怀疑你是不是有啥 “套路”,连饭都不敢赴。
记住:客情投入不是越慷慨越好,而是要和潜在收益成正比。
请客前先想清楚:这位客户能带来的长期价值,真的值得你掏出这笔 “社交成本” 吗?
要做什么准备?
一、场地暗藏「社交彩蛋」
选餐厅时多做一步功课:查一下这家店有没有名人、行业大佬光顾过的记录,或者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文化典故(比如老牌子的传承故事、招牌菜的背后渊源)。
为什么?这些「隐性谈资」能瞬间提升饭局格调:
带客户走进包间时顺口提一句:“听说上次 XX 集团的王总来谈合作,特意指定坐这个靠窗的位置”,既暗示你对高端客情的经验,又给客户一种 “被重视” 的暗喻;
上菜时介绍招牌菜的历史:“这道东坡肉是当年某位商业泰斗来店必点的,连刀工都有讲究……”,自然打开话题,还能让客户感受到你 “做足了功课” 的诚意。
二、「自我保护」与「情感钩子」双准备
▍女销售请男客户:「婚戒 + 助理」双重保险
戴婚戒(或夸张的戒指):不用刻意解释,但大大方方露出,相当于无声传递 “专业社交,边界清晰” 的信号,避免对方产生不必要的联想,反而更尊重你;
客户带人,你必带助理:如果客户说 “我叫上同事一起”,立刻回应:“刚好我这边带了对接项目的小张,方便记录细节”。人数对等(2-3 人局就行),既能分摊话题压力,又让客户觉得你 “有团队支撑”,合作更靠谱。
▍男销售请客户:送「会讲故事的伴手礼」
别送千篇一律的茶叶、烟酒!准备一份「带典故的小礼物」:比如非遗手作茶具(附一张卡片:“这是我特意从景德镇淘的,匠人爷爷做了 30 年,每个釉纹都是手绘的,您看这个纹路像不像您上次说的 XX 项目的规划图?”);
或者客户家乡的特色工艺品(“听说您是杭州人,这把王星记的折扇,扇面画的是您母校的风景,特意托朋友定制的”)。
关键:递礼物时用 3 句话讲清 “为什么选它 + 和客户的关联 + 你的用心”,让礼物变成餐桌上的话题引子,更让客户日后看到礼物就想起你。
三、点菜座次:3 个细节暴露专业度
▍座次:主位不动,客位 “留白”作为东道主,提前到店坐主陪位(面对包厢门的中间位置)
把副主陪位(主陪对面)留给客户方的负责人,其他位置自然引导:“张总您坐这儿,视野好,方便咱们边吃边聊”;
千万别让客户 “选座位”,模糊的客套反而尴尬,你主动安排 = 掌控局面,客户只需要 “被照顾”。
▍点菜:首菜定基调,忌口先破冰头一道菜决定预算天花板:如果你预期人均消费 150 元,头一道菜就点一道 100-150 元的 “硬菜”(比如招牌牛肋骨、清蒸海鱼)
客户看你点的头一道菜,就知道后面的菜 “不会太离谱”,反而更放松点菜;
不问 “爱吃什么”,改问 “忌口什么”:递菜单时先说:“这家的湘菜和粤菜都不错,不知道您这边有没有不吃的食材?
比如辣、海鲜、牛羊猪肉之类的?” 既体现周到,又避免客户 “随便点” 的尴尬。
▍上菜后:主动布菜,但别 “过度服务”头一盘菜转到客户面前时,顺手用公筷夹一小份:“这个招牌菜您尝尝,我头一次来就被圈粉了”;
别频繁劝酒、劝菜,尤其对初次见面的客户,适度关注即可 ——
让客户吃得舒服,比你忙前忙后更重要
这些细节没人教,但真正懂商务的客户,会从一顿饭里判断:你是 “临时抱佛脚” 还是 “见过世面”。记住:请客吃饭不是花钱买时间,而是用「有设计感的细节」让客户记住你、信任你。